电子信息行业动态第132期
要 目
l 美国颁布全球首个AI禁令
l 美国制裁近30家中国企业,芯片管制升级
l 2024年全球PC出货量增长3.8%
l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超2.9亿台
l TCL斥资134亿买下LG显示广州厂
美国颁布全球首个AI禁令。当地时间1月13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正式发布了一项史上最为严格的全球AI管控新规,这是美国首次全面规范AI芯片和模型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新规则的目的在于通过限制先进计算技术的输出,确保美国能够继续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保持领导地位,并阻止潜在对手获取能够提升其军事和经济竞争力的技术。该新规将全球国家和地区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来分别实施不同的AI芯片出口管制政策。中国大陆(包括香港和澳门)被分类为第三等级,将几乎完全被禁止从美国进口先进的AI处理器。目前该临时最终规则尚未正式生效,各家企业将有为期120天的评论期。
美国新禁令引起科技界的强烈反响,英伟达和甲骨文两大科技巨头在最新的AI芯片管制新规公布后表示公开反对。英伟达表示,全球用户日常使用的个人电脑已经普遍搭载数据中心相关的GPU产品和技术,试图对其实施控制没有意义,反而有可能迫使全球转向寻找替代方案,损害美国利益。甲骨文表示,这项新规可能成为美国科技行业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政策之一,直接将美国公司的全球芯片市场缩小了80%。而包含苹果、超微以及台积电、三星与英特尔、博通、英伟达、英飞凌、迈威尔、美光等国际大厂皆已加入的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发布声明提到,对此深感失望,此如此大规模和影响力的政策转变在总统换人前几天就被仓促推出,未跟业界有实质意义的讨论,恐冲击美国半导体产业竞争力。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该措施进一步加严对人工智能芯片、模型参数等出口管制,还拓展了长臂管辖,对第三方与中国开展正常贸易设置障碍、横加干涉。此前,美国高科技企业、行业组织等通过多种渠道表达不满和担忧,认为该措施未经充分讨论、制定出台草率,是对人工智能领域的过度监管,将产生重大不利后果,强烈呼吁拜登政府停止出台。但拜登政府对业界合理呼声充耳不闻,执意仓促出台措施,是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的又一例证,是对国际多边经贸规则的公然违背。中方对此坚决反对。拜登政府滥用出口管制措施,严重阻碍各国正常经贸往来,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严重影响全球科技创新,严重损害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各国企业利益。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美国制裁近30家中国企业,芯片管制升级。1月15日晚,美国政府再次宣布新一轮出口管制措施。本轮制裁进一步加强了晶圆代工厂和封测厂的出口AI芯片限制,扩大了包括台积电和三星电子在内的晶圆制造商,以及封测厂,对出口AI芯片的许可要求。该措施将限制14或16nm及以下的AI芯片制造技术。此外,措施还进一步限制了用于AI芯片的DRAM的规格要求,包括存储核面积(memory cell area)和内存带宽密度(memory density)。同时发布的文件显示,近30家中国企业被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
本次被加入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主要涉及算能、智谱以及科益虹源三家公司。其中算能专注于RISC-V、TPU等算力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公司官网有多款TPU、RISC-V、深度学习视觉处理器在售,此前被猜测帮助华为找台积电代工华为芯片,不过算能官方予以否认。智谱是国内领先的AI大模型厂商,被称为中国AI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科益虹源是一家光刻机研发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已经完成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
美国政府对国内的AI软硬件限制已经进一步明确化,通过海外生产,再在国内封装的方式来提升单芯片晶体管数量的方式受到影响。这短期内会影响国内AI芯片的发展速度,但长期看会进一步加速国产供应链提升。事实上,足球竞猜网_中国足彩网-足球推荐:工艺节点的限制扩大至14或16nm以内影响有限,目前国内16nm节点的产能较为充裕,影响不大。此外,智谱AI也发文表示,鉴于智谱掌握全链路大模型核心技术的事实,被列入实体清单对公司业务不造成影响。
2024年全球PC出货量增长3.8%。近日,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发布了最新的全球PC出货量跟踪报告。在中国需求疲软的大环境下,政府通过提供消费补贴来刺激笔记本电脑的消费。除此之外,由于年底促销活动以及企业在Windows 10支持计划于2025年10月终止之前继续推进硬件升级,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也有强劲的表现。厂商和零售商纷纷大力促销,吸引了一众对价格愈发敏感的消费者,进而有力支撑了假日季的需求。报告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6740万台,同比增长4.6%,实现连续5个季度的增长,其中笔记本(包括移动工作站)的出货量为5370万台,增长6.2%。2024年全球PC市场小幅回暖,全年出货量2.55亿台,同比增长3.8%。
具体厂商表现来看,2024年全球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为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华硕。联想一季度全球出货量达6187.1万台,同比增长4.7%,市场份额由去年同期的24.0%回升至24.2%,连续多个季度位居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相较去年同期,戴尔出货量出现了衰退,惠普、苹果实现小幅增长,华硕则是前五大厂商中唯一一家出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品牌(同比增长11.0%)。
展望未来,受商用需求的推动,PC市场将加速增长,企业正为Windows 10系统结束做准备。CES 2025上展示的进步表明,PC市场正致力于将AI PC打造成明星类别,这引发消费者开始关注更广泛的机型进行探讨。鉴于CPU和PC厂商的产品路线图开始在各类别、各价格区间和各地区中应用端侧AI,Canalys预计2025年AI PC将占全球出货量的35%。
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超2.9亿台。2024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2.85亿部,在经历了两年的下滑后复苏,同比温和增长4%。vivo以17%的市场份额引领全年市场,出货量为4930万台。华为以460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二,同比增长37%。苹果、OPPO和荣耀紧随其后,分别位居第三、第四和第五位,各占15%的市场份额,竞争激烈。2024年第4季度,在高端旺季、政府补贴和年终促销的推动下,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5%,出货量达到7740万部。Apple在本季度的传统旺季出货量为1310万台,继续保持榜首位置。然而,由于来自国内品牌的竞争加剧,其出货量同比下降了25%。vivo和华为紧随其后,均占据了17%的市场份额,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小米在2024年第四季度以122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四,以29%的年增长率在顶级供应商中排名最高。OPPO以1060万台的出货量排名第五,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8%。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表现出非凡的活力,所有四个季度都稳步复苏,供应商的战略投资和技术创新带来了大众市场需求的复苏和高端市场的繁荣。在大众市场,荣耀、OPPO和vivo等品牌通过提供具有优质设计和坚固耐用性的实惠产品来鼓励消费者升级设备。在高端细分市场,诸如系统开发和重组(例如华为的Harmony OS NEXT和小米的Hyper OS)以及内部芯片和可折叠外形的突破,一直吸引着高端用户,并促使他们升级设备。2024年的市场增长在结构上是健康的,这得益于增值产品、技术创新、市场教育和需求复苏。
激烈的竞争导致了不断变化的格局,供应商积极寻求扩大对其优势领域的投资。Vivo通过利用线上和线下渠道的机会,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伙伴关系,并利用营销努力和产品战略来巩固其在入门级到中高端细分市场的地位,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小米在2024年修正并稳定了发货节奏。其数字系列在连续几代人中建立了用户信任和渠道信心,而其电动汽车产品的市场成功及其生态系统产品的协同效应,尤其是家用电器,为其智能手机系列提供了动力。小米在2024年实现了连续四个季度的市场份额增长。苹果及其iPhone 16系列在第四季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但面临来自国内旗舰设备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除了通过季节性促销活动推动销售外,Apple还通过渠道管理改善零售体验、提供以旧换新计划和扩大免息分期付款计划的覆盖范围,从而提高其高端竞争力和用户保留率。
我国在全球市场上享有得天独厚的有利市场环境,这得益于预期的需求稳步复苏、稳定且不断改善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健康的渠道运营。此外,政府在1月份宣布的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产品为今年的市场增长奠定了基础。供应商已经开始为渠道和供应做准备。产品体验的进一步升级,例如更长的电池寿命、更轻薄的设计、创新的外形尺寸和增强的人工智能驱动的操作系统体验,将使所有价位的消费者受益并吸引他们。
TCL斥资134亿买下LG显示广州厂。1月15日,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TCL华星,以26.15亿元的价格,获得LGDCA的20%股权。LGDCA作为LG显示在广州的重要布局,专注于液晶面板的生产,与同样深耕屏幕市场的TCL华星形成了直接的同业竞争关系。回溯至四个月前,TCL华星曾对外宣布了一项宏大的收购计划,拟斥资高达108亿元人民币,旨在收购LGDCA 80%的股权以及配套的模组工厂的全部股权。然而,这一交易目前仍处于待批阶段,尚需获得相关监管部门的正式批准。值得关注的是,随着此次20%股权的收购完成,TCL华星在未来有望通过两笔交易合计耗资134.15亿元人民币,实现对LGDCA及其配套模具厂100%的控股。自2009年涉足半导体显示领域以来,TCL科技通过自建生产线和产业整合的方式,已经成功建立了9条面板产线,其产品广泛覆盖电视、交互白板、拼接屏、显示器、车载显示、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等多个领域。凭借出色的市场表现,TCL科技的主要产品在行业内稳居前列,市场份额持续攀升。此次收购LG广州工厂,对于TCL科技而言,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战略举措。
据预测,到2025年,TCL科技在全球LCD产能中的占比将达到25.2%,这将极大地巩固并提升其在电视面板领域的产能优势,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