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竞猜网_中国足彩网-足球推荐

图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行业动态

电子信息行业动态第157期

本站 本站 2025-08-18 21

 

l 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放缓

2025年全球工业显示面板出货量将达2.906亿台,同比增长3.4%

美国对多晶硅及无人机系统启动232条款国家安全调查

英伟达将开始对华销售H20芯片

我国提出的全球首个《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成功立项


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放缓。由于消费者对美国关税引发的经济不确定性感到担忧,从而削减了支出,尤其是对低端设备的购买,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现放缓。IDC初步数据显示,4月至6月当季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同比仅增长了1%,达到2.952亿部,增速低于上一季度的1.5%

具体来看,三星巩固了其市场领导地位,同时增速超越了整体市场,在新款Galaxy A36A56的推动下,二季度实现了主要手机厂商中最高的增速,当季出货量增长了7.9%,达到5800万台。苹果基本维持住了其市场份额,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了1.5%,不过其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下降了1%。小米二季度以4250万台的全球出货量位居第三,vivo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2710万台,同比增长4.8%,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9.2%,位居第四位。传音则以2510万台的出货量、8.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五位。

随着消费者降低智能手机消费的优先级,整体市场需求已有所减弱,特别是在低端细分市场,拖累整体市场增长。IDC表示,为弥补出货量放缓,手机厂商正持续通过在更具性价比的设备中搭载AI技术来提升价格点。不过,IDC对智能手机市场整体依然保持乐观,表示第二季度涌现出众多新机型,它们具有创新的设计,并强大地集成了人工智能,这推动了智能手机市场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增长。在中国市场上,尽管受到618电商节以及国补政策的带动,不过手机设备制造商和渠道合作伙伴并未明显增加出货量,而主要借助促销活动清理库存。

2025年全球工业显示面板出货量将达2.906亿台,同比增长3.4%近日,市调机构Omdia在报告中指出,2024年全球工业显示面板出货量达2.811亿台,预计2025年将同比增长3.4%2.906亿台。这一增长主要归因于“智能家居与办公”领域,该领域今年占总出货量的64%

Omdia表示,为实现2025年的工业显示屏出货量目标,面板制造商正通过创新和新兴技术推动增长。中国大陆厂商方面,BOE(京东方)在诊断显示屏领域取得突破,并将AMOLED显示屏引入执法记录仪、3.5英寸及3.2英寸数码相机等工业应用。此外,BOE还开发了用于电动汽车(EV)充电桩和标牌应用的RGBW技术。Tianma(天马)通过TM19 8.6代工厂扩大生产进军公共显示市场,主要目标应用包括50英寸4K标牌显示屏及27英寸标牌、自助终端、老虎机和数字转换器市场显示屏。Tianma还始终战略性地聚焦于两轮电动车领域,在特定地区供应4.2英寸、5英寸和7英寸的显示屏。此外,Tianma(天马)还投资于迷你LED背光技术,用于大型显示面板(13.3英寸、15.6英寸、17.3英寸、23.8英寸及27英寸显示屏),专门服务船舶与航空领域。

Omdia首席分析师TzuYu Huang表示从历史来看,工业显示市场的需求因其细分特性而始终保持稳定。但近年来关税的不确定性促使电视、IT及部分工业显示供应链参与者将需求提前至2025年上半年。

美国对多晶硅及无人机系统启动232条款国家安全调查。714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在联邦公报上公布了两份重要文件,正式宣告启动针对两类关键产品进口的国家安全调查。此次调查矛头分别指向了“多晶硅及其衍生物”与“无人机系统(UAS)及其零部件”。此次调查于71日根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启动,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一次行使这一权力,对被视为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行业进行审查并征收特定行业关税。根据该法律,美国商务部长预计将在270天内公布调查结果。如果调查得出结论,受审查商品的进口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特朗普可以对这些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措施与特朗普最近几天宣布的针对各个国家的进口税是分开的。目前特朗普正在加大关税议程。近期特朗普已经向贸易伙伴发出一系列关税要求信,确定将于81日生效的进口税率。特朗普已经根据第232条款宣布对包括铜和药品在内的其他进口产品进行调查,并根据该条款对钢铁和铝征收关税。

近年来,美国政府愈加频繁地将232条款用于处理敏感产业问题。从早期的钢铁、铝产品,到近期涉及半导体、关键矿物、汽车、飞机发动机等领域。本轮新增的无人机与多晶硅只是这一制度路径的延伸与深化,此外这两项新增的调查都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中国。多晶硅是光伏产业的核心原材料,据CRUBernreuter Research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97%的多晶硅产能均集中在中国。美国曾于2012年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此次重启调查或旨在进一步限制中国光伏产品进入美国市场。

此外,德国市场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占据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近90%的份额,控制着60%的电机产能、55%的飞控系统和40%的电池供应。多年来,中国位居世界第一大民用无人机出口国地位,其中仅大疆一家就拥有全球70%的市场份额。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大疆无人机在美国商用市场的份额高达90%。预计随着农业、建筑、海事及工业领域对无人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一比例短期内难以撼动。

英伟达将开始对华销售H20芯片。715日,英伟达(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现身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表示英伟达正在提交重新销售NVIDIA H20 GPU 的申请,美国政府已向英伟达保证将授予许可证,并且英伟达希望尽快启动交付。H20是英伟达此前“特供”中国市场的一款AI芯片,今年4月被美国政府列入出口管制名单。

H20芯片的诞生背景,可直接追溯至20231017日。彼时,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了更新的出口管制最终规则,该规则对销往中国的先进计算芯片,设置了两道核心的、量化的技术红线。第一道红线是“总体处理性能”,用以衡量芯片的综合原始算力;第二道红线则是“性能密度”,即总体处理性能与芯片面积的比值,旨在限制通过芯粒(Chiplet)组合方式绕开管制的能力。这两项指标的设定,将英伟达当时最畅销的H100A100以及H800A800等数据中心GPU产品,挡在了中国市场门外。作为应对,英伟达迅速调整其产品策略。202311月,根据公开报道,英伟达已开发出三款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新芯片——H20L20L2,其核心设计目标,就是严格遵照BIS设定的技术参数框架,确保产品合规。其中,作为面向AI训练任务的旗舰型号,H20的公开规格参数,清晰地反映了这种“合规”的内在逻辑,它与被禁售的H100同样基于Hopper架构,但在关键性能上进行了精确的调整。在算力性能方面,H20FP16/BF16(半精度浮点)算力为148 TFLOPS(每秒万亿次浮点运算)。作为对比,被限制的H100芯片在同等精度(FP16)下的算力高达1979 TFLOPS。显存配置是H20少数未被削减的环节,其HBM3显存容量从H10080GB增至96GB,显存带宽也由3.35 TB/s提升到4.0 TB/s。芯片间的互联性能,则是H20最受关注的环节之一,其单卡NVLink互联总带宽为900 GB/s,与H100的规格持平,这保证了服务器节点内部的GPU间通信效率。

从产品立项到正式获得销售许可,H20的问世之路并不平坦,该芯片原定于2024年初上市,但其面市时间一再推迟,市场普遍认为,延迟的原因在于该系列芯片需通过美国政府的额外审核程序。这漫长的等待,直至2025715日英伟达官方宣布获得“保证”,才算告一段落。英伟达官方信息中“保证将授予许可证”的表述,在商业层面意义重大,它为英伟达在中国市场启动一系列商业活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这意味着,英伟达可以正式与中国客户就H20的销售进行谈判、签署意向订单、进行产能规划和供应链准备。

与此同时,英伟达也亮出了其多产品策略的另一环。英伟达在官方公众号的文章中同时宣布,将推出一款“全新且完全兼容”的NVIDIA RTX PRO GPU,该产品“是为智能工厂和物流打造数字孪生AI的理想选择”。在高性能计算芯片受限的背景下,转向工业AI应用领域,不仅符合中国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宏观政策方向,也因其应用场景的特殊性,面临相对较低的出口管制风险。

然而,无论是H20的“有条件回归”,还是RTX PRO的“新路开拓”,都无法回避一个已然改变的市场现实——激烈的本土竞争。在美国出口管制政策的窗口期内,中国本土AI芯片产业获得了加速发展的空间。最直接的体现是市场份额的变化。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20255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AI服务器市场预计外购英伟达、AMD等芯片比例会从2024年约63%下降至2025年约42%,而中国本土芯片供应商在国有AI芯片政策支持下,预期2025年占比将提升至40%,几乎与外购芯片比例平分秋色。另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中国半年度加速计算市场(2024上半年)跟踪》报告,2024年上半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达到50亿美元,同比2023上半年增长63%。在这一高速增长的市场中,一个关键的变化是,由NPUASIC等非GPU芯片驱动的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增速高达182%,达到近7亿美元。从更底层的加速芯片角度看,这一趋势同样显著。IDC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中国加速芯片的市场总规模超过90万张,其中,中国本土人工智能芯片品牌的出货量已接近20万张,约占整个市场份额的20%

值得注意的是,在服务器厂商层面,2024上半年按销售额计算,浪潮、新华三、宁畅等本土厂商占据了市场超过70%的份额,中国本土的服务器供应链正在与国产AI芯片加速深度绑定,构建起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一个标志性的商业案例,则更直观地反映了本土AI芯片产业加速发展的趋势。20245月,中国移动公示了其《2024年至2025年新型智算中心采购》项目的中标结果,该项目共计采购人工智能服务器7994台,总金额高达191亿元人民币(不含税)。根据公开的中标信息,分享这一大单的服务器厂商包括昆仑、中科可控、宝德、长江计算、超聚变、百信、华鲲振宇等。一个关键的细节是,这七家中标厂商,均为华为昇腾生态体系内的硬件合作伙伴,此次招标的技术路线几乎被昇腾体系“全包”。

在市场需求最旺盛的互联网行业,头部云厂商也均用实际行动完成了对国产化AI基础设施的布局。根据华为昇腾官方公布的信息,其AI硬件平台已对阿里巴巴的全系列“通义千问”大模型——从70亿参数的Qwen-7B到千亿参数的Qwen-72B——实现了全面适配与深度优化;百度智能云通过其“千帆”大模型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将文心大模型一键部署至昇腾硬件的选项;腾讯云也已将其“混元”大模型与昇腾服务器相结合,面向政企客户推出解决方案;科大讯飞的“星火”大模型更是最早完成与昇腾平台适配的企业之一。也就是说,英伟达“H20”此次重返市场,面对的已不再是一个对其高度依赖的空白地带,它不仅需要向客户解释其“合规”后性能参数的削减,更需要面对在价格、服务以及生态协同上都极具优势的本土竞争者。

此外,对于已经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国产化AI基础设施适配与软件生态建设的中国客户而言,是否愿意以及在多大程度上“重返”英伟达的技术体系,也将是一个复杂且艰难的商业决策。

我国提出的全球首个《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成功立项由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提案近日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功立项,得到了德国、日本、芬兰等国的大力支持,是全球首个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该国际标准基于超级电容器在电力储能领域的技术路线、应用现状,分析现有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在电力储能领域的差距和不足,提出未来标准规划建议,将对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器标准化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超级电容器具有卓越的电气特性、超长的循环寿命、环境适应性以及高水平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电力储能领域具备取代锂离子电池的潜力,特别是在电力调频、平抑功率波动和改善电能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我国在超级电容储能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已成功建成了全球首个5MW超级电容火储调频示范项目、全球容量最大的16MW全超级电容储能调频示范项目。目前,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装机容量已突破1GW,且增长迅速,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规模将达到5GW10GW

《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的成功立项,标志着我国储能用超级电容器成功实现研发、生产、应用全产业链闭环,将有力支撑我国“双碳”目标战略实施及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也为全球未来储能市场提供中国标准化解决方案。